[拼音] lǐ lǐ wài wài
[释义] 里面和外面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拼音] qū lǐ guǎn wān
[释义] 形容弯曲多。
[出处]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二章:“只能排成一串,曲里拐弯地通过走廊。”
[拼音]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释义]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拼音] mìng lǐ zhù dìng
[释义] 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说灵不灵!”
[拼音] wàn lǐ péng chéng
[释义] 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明 冯惟敏《桂枝香 春怨》曲:“拼着你万里鹏程,撇下俺一腔春恨。”
[拼音] wài hé lǐ yìng
[释义]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 《前汉书平话》上卷:“高皇大喜,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拿捉陈豨。”
[拼音] xī lǐ huā lā
[释义]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
[拼音] wǔ lǐ yún wù
[释义] 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
[拼音] qiān lǐ é máo
[释义]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今日华诞,特备的几件菲仪,聊表千里鹅毛之意。”
[拼音] áo lǐ duó zūn
[释义] 犹言出类拔萃。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仿佛觉出自己是鳌里夺尊的一位老英雄。”
[拼音] bǎi lǐ cái
[释义]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拼音] dù lǐ lèi xià
[释义]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拼音] zhuǎn zhàn qiān lǐ
[释义] 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
[拼音] jù rén qiān lǐ
[释义] 距:通“拒”,拒绝。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拼音] zuǐ lǐ yá duō
[释义] 谑语,指会说话
[出处] 马力《黑牡丹》:“算啦算啦!你嘴里牙多,我说不过你。”
[拼音] yī jǔ qiān lǐ
[释义]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拼音] méi lǐ méi wài
[释义]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拼音] zhǐ chǐ wàn lǐ
[释义] 形容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了寥廓深远的景象和意境。也作“咫尺千里”。
[出处] 《南史 萧贲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拼音] měng měng dǒng
[释义] 指人糊里糊涂,神志模糊不清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拼音] zhǐ chǐ qiān lǐ
[释义]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 唐 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