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ōng dào zhǔ
[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拼音] huáng dào jí rì
[释义] 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拼音] èr dào fàn zǐ
[释义]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币魔力无边,只要肯出高价,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卧票。”
[拼音] xiá guāng wàn dào
[释义]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拼音] rèn zhòng dào yōu
[释义] 见“任重道远”。
[出处]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拼音] hé zú dào zāi
[释义]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拼音] wèn dào yú máng
[释义] 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拼音] dì dì dào dào
[释义] 真正的,够标准的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拼音] dào dào dì dì
[释义] 非常地道
[出处] 陈立德《前驱》:“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连点商人的本事也没有。”
[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释义]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拼音] tì tiān xíng dào
[释义]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拼音] hú shuō bái dào
[释义] 犹言胡说八道。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拼音] gè xíng qí dào
[释义]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出处] 王朔《动物凶猛》:“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拼音] kāi luó hè dào
[释义]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
[拼音] shì dào rén qíng
[释义]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些须。”
[拼音] shuō huáng dào hēi
[释义]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
[释义]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出处]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拼音] shī dào zūn yán
[释义]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拼音] shu huang dao hei
[释义]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拼音] lùn cháng dào duǎn
[释义]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