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íng luó hè dào
[释义]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释义]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拼音] dào lù yǐ mù
[释义]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
[出处] 《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拼音] kǒu bēi zài dào
[释义]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出处]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拼音] jiā dào xiǎo kāng
[释义] 家道:家境;小康: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的生活。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
[拼音] xié mó wài dào
[释义] 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出处]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拼音] hú shuō luàn dào
[释义]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拼音] jiā dào zhōng luò
[释义]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虽然他家太爷做了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
[拼音] xiā shuō bái dào
[释义]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
[拼音]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释义]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拼音] miǎo bù zú dào
[释义]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出处] 沙汀《老烟的故事》:“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拼音] dǎ dào huí fǔ
[释义] 指回家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拼音] guāng míng dà dào
[释义]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9章:“我们已加入革命阵线,走上光明大道,何至于再入岔路,钻回黑暗中吗?”
[拼音] dào cháng lùn duǎn
[释义] 指评论好坏是非
[出处] 丁玲《三日杂记》:“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跑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
[拼音] jiā dào cōng róng
[释义]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出处] 《剪灯余话·秋千会记》:“又教蒙古生数人,复有月俸,家道从容。”
[拼音] dào jìn tú qióng
[释义]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出处] 《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拼音] rén dào zhǔ yì
[释义]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出处]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拼音] huáng dào jí rì
[释义] 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拼音] dōng dào zhǔ
[释义]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拼音] xiǎo dào xiāo xī
[释义]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出处] 巴金《探索集·小骗子》:“不用说,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