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āo yù bù ǒu
[释义] 同“遭逢不偶”。
[出处] 清·谭嗣同《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恒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郁之气。”
[拼音] zāo yù jì huì
[释义] 犹言逢遇时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及天下,虽倾仓竭府以振魏国百姓,犹寒者未尽暖,饥者未尽饱。”
[拼音] liú lí yù hé
[释义] 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流离失所又再团聚
[出处]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流离遇合,破家失国。”
[拼音] yù nàn chéng xiáng
[释义] 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出处] 昆曲《十五贯》第七场:“若是想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找人能逢,谋事能成,赌钱能赢,起个数,便知分晓。”
[拼音] féng shí yù jié
[释义] 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
[拼音] shēn bù yù shí
[释义] 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拼音] jì yù fēng yún
[释义] 见“际会风云”。
[出处] 宋·陈亮《廷对应制》:“际遇风云凡事别,识功日月壮心愆。”
[拼音] zhī yù zhī róng
[释义]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拼音] tóng zhōu yù fēng
[释义] 比喻同遭逆境。
[出处] 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拼音] gǎn yù wàng shēn
[释义]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出处] 《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拼音] zhī jǐ zhī yù
[释义]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