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uí shēng zhú xiǎng
[释义] 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随声逐响之过也。”
[拼音] fù shān zhú huì
[释义] 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拼音] fù shān zhú chòu
[释义]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出处]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拼音]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
[释义] 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拼音] tān shēng zhú sè
[释义] 贪爱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荡。
[出处]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始从怀妊至孾婴孩,长得身躯六尺才;弃德背恩行不孝,贪声逐色纵心怀。”
[拼音] zhú jù zhú zì
[释义] 见“逐字逐句”。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拼音] zhú míng qū shì
[释义] 追求名声和权势。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
[拼音] fù shān zhú xīng
[释义] 膻:羊肉的气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气味的东西。比喻巴结权贵,追逐个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秽”。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拼音] zhú mò wàng běn
[释义]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拼音] xún xíng zhú duì
[释义] 犹言成群结队。形容众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队。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众人寻行逐队,各据坐头,讨浆索酒。”
[拼音] zhú zhú dān dān
[释义] 觊觎的样子。
[出处] 语本《易 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拼音] zhú xīn qù yì
[释义] 谓追求新奇。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纠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