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uǎn xián jǔ néng
[释义]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出处]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拼音] xuǎn xián rèn néng
[释义]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出处]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拼音] bié wú xuǎn zé
[释义] 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对那些企图投敌的巴彦,只能采取无情斗争的对策!”
[拼音] dōng chuáng zhī xuǎn
[释义] 谓佳婿的人选。
[出处] 五代·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拼音] wàn xuǎn qīng qián
[释义] 比喻文章出众。
[出处]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拼音] xuǎn jì zhēng gē
[释义]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出处]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拼音] jīn wū zhī xuǎn
[释义] 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拼音] hóng sī dài xuǎn
[释义] 选:选择,挑选。指为女儿择女婿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随夫贵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