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ī zú zhī zhǐ
[释义]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出处]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拼音] zhì zú yì mǎn
[释义] 犹志得意满。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拼音] zhǒng zú xiāng jiē
[释义] 同“踵趾相接”。
[出处] 明·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拼音] zhuī xīn dùn zú
[释义] 同“椎胸顿足”。
[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仰天长恸也。”
[拼音] zhuī xiōng dùn zú
[释义]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拼音] zhuī yīng dùn zú
[释义] 同“椎胸顿足”。
[出处]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难怪个个中国青年读《女神》,没有不椎膺顿足,同《湘累》里的屈原同声叫道——哦,好悲切的歌词!”
[拼音] ài zú ài shǒu
[释义] 同“碍手碍脚”。
[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
[释义]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
[出处] 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拼音] chē chén mǎ zú
[释义] 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出处]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拼音] mí zú zhēn guì
[释义] 弥和足都是满的意思,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弥足珍贵是指某样东西十分珍贵。
[拼音]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释义] 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出处] 《淮南子·真训》:“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
[拼音] tuō zú wú mén
[释义] 托足:立足。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
[出处]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拼音] xiōng dì shǒu zú
[释义] 手足:比喻亲密。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间关系亲密无间
[出处]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拼音] zhòng zú yī jì
[释义] 见“重足一迹”。
[出处] 《汉书·佞幸传·石显》:“自是公聊以下畏显,重足一迹。”颜师古注:“言极恐惧,不敢自宽纵。”
[拼音] dùn zú píng xiōng
[释义]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出处] 《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拼音] fù zài zhī zú
[释义]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拼音] liǎn shǒu píng zú
[释义] 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出处]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滇越铁路问题》:“列强自知理屈,亦渐为之敛手屏足。”
[拼音] mǎ zú chē chén
[释义] 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出处] 秋瑾《申江题壁》:“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正声稀。”
[拼音] mǎ zú lóng shā
[释义]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出处] 曼殊室主人《班定远平西域》第一幕:“虎头燕颔,人言万里之侯;马足龙沙,胸有千秋之业。”
[拼音] rú zú rú shǒu
[释义]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亲密无间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