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ínjiànzhījiāobùkěwàng,zāokāngzhīqībùxiàtáng
[释义]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出处] 《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拼音] qīng pín rú xǐ
[释义] 指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示梦先生》:“清贫如洗,无以为殓,龚为经理其丧,复资助旅费。”
[拼音] pín bìng jiāo gōng
[释义] 见“贫病交迫”。
[出处] 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拼音] pín fù bù jūn
[释义] 均:平均。贫穷和富裕很不平均
[出处] 《魏书·世祖纪上》:“百姓勤劳,废失农业,遭离水旱,致使生民贫富不均,未得家给人足。”
[拼音] jìng lǎo xù pín
[释义]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拼音] dǎ fù jì pín
[释义] 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打日本,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他们又打富济贫,这全对他的劲。”
[拼音] fǎng pín wèn kǔ
[释义]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出处] 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拼音] xù lǎo lián pín
[释义] 周济老人,怜惜穷人。
[出处]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拼音] lián pín xù lǎo
[释义] 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拼音] pín wú zhì zhuī
[释义] 犹言贫无立锥。语本《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出处] 语出《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拼音] ān fù xù pín
[释义] 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出处] 《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拼音] jì kǔ lián pín
[释义]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 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拼音] pín zuǐ è shé
[释义] 同“贫嘴贱舌”。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拼音] pín zuǐ huá shé
[释义] 同“贫嘴贱舌”。
[出处] 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拼音] 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
[释义]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
[出处] 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夫贫贱之交不可忘,珠玉满堂而不足贵,薛大夫其人也。”
[拼音] pín ér wú chǎn
[释义] 谓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拼音] rén pín zhì duǎn
[释义] 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拼音] dì jí mín pín
[释义]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出处] 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拼音] pín qióng liáo dǎo
[释义] 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精神状态很差
[拼音] pín fù xuán shū
[释义] 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
[出处] 朱自清《论且顾眼前》:“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