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拼音] tuì huà biàn zhì
[释义] 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出处]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13章:“最后还说我是什么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把我一脚踢出门外。”
[拼音] huì xīn lán zhì
[释义]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 见“文质彬彬”。
[出处] 《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拼音] zhì pǔ wú huá
[释义] 质朴:朴实;华:华丽,华而不实。朴实而毫不虚夸
[出处] 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然而一见其为人,又是质朴无华的文人本色。”
[拼音] zhì fēi wén shì
[释义]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拼音] yáng zhì hǔ pí
[释义]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拼音] zhì yí wèn nàn
[释义] 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出处] 清 徐枋《与曾青藜书》:“此既古人之所有取,亦友朋质疑问难之一乐也。”
[拼音] hǔ pí yáng zhì
[释义]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出处]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拼音] tiān shēng lì zhì
[释义]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拼音] pú liǔ zhī zhì
[释义]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出处]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拼音] kǔn zhì wú huá
[释义] 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虚假
[出处] 明·艾南英《答夏彝仲文书》:“独取太史公所自为赞论序略者读之,其句字可谓悃质无华矣。”
[拼音] yán zī yàn zhì
[释义] 形容女子的体态容貌很美。
[拼音] lán zhì huì xīn
[释义] 形容美丽而聪明。
[出处]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拼音] xiān zī yù zhì
[释义]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出处] 《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拼音] lán zī huì zhì
[释义] 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出处] 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兰姿蕙质,香肌称罗绮。”
[拼音] huái zhì bào zhēn
[释义]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出处] 《梁书 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拼音] nì xīn miè zhì
[释义]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 语出《庄子 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拼音] zhì yí biàn huò
[释义] 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出处] 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张彦清]初从朱子游,得其大旨,后与李公吕质疑辨惑,造谐益深。”
[拼音] nóng zhuāng yàn zhì
[释义] 浓妆:浓艳的妆饰;质:资质。妆饰华美,容貌艳丽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军声哄,军声哄,长枪大戟香尘拥,香尘拥,浓妆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