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à qiáo qiān gǔ
[释义] 用来比喻人从光明走向黑暗,或者从良好的处境而进入劣境。。
[出处] 参见“下乔入幽”。
[拼音] zāng gǔ wáng yáng
[释义] 《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出处] 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拼音] tī shān zhàn gǔ
[释义] 谓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拼音] shēn shān cháng gǔ
[释义] 见“深山穷谷”。
[出处] 宋·曾巩《南轩记》:“此吾之所以于内者,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
[拼音] shēn gǔ wéi líng
[释义] 深谷变成山陵。常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32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拼音] kōng gǔ qióng yīn
[释义]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出处] 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拼音] líng gǔ cāng sāng
[释义] 陵:山陵;谷:山谷。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巨变迁
[出处] 清 赵翼《瓯北诗话 吴梅村诗一》:“又自托于前朝遗老,借陵谷沧桑之感,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其人已无足观。”
[拼音] rú lín shēn gǔ
[释义]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谨慎。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九十八:“如潜有所得,专如临深谷,战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门耳。”
[拼音] wǔ gǔ fēng rěn
[释义] 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出处] 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
[拼音] qiān yán wàn gǔ
[释义] 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宫有五洞交扃,九峰回挹千岩万谷,秀聚其中。”
[拼音] qióng xiǎng kōng gǔ
[释义] 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拼音] qiān qiáo chū gǔ
[释义] 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拼音] gāo àn shēn gǔ
[释义] 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出处]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拼音] wǔ gǔ bù shēng
[释义] 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出处] 《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拼音] gāo àn wéi gǔ
[释义] 谷:两山间的凹处。高岸变成山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拼音] qī qiū yǐn gǔ
[释义] 指隐逸山林。
[出处] 《宋书·隐逸传·宗炳》:“辟宗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对。”
[拼音] tián kēng mǎn gǔ
[释义] 塞满坑谷。比喻物资丰富充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佗佗籍籍,填坑满谷。”
[拼音] qióng yá jué gǔ
[释义] 高山深谷。形容地形荒僻险恶
[出处] 宋·欧阳修《序》:“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
[拼音] kōng gǔ yōu lán
[释义]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拼音] nián gǔ bù dēng
[释义]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出处] 《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