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óng yán chóng yì
[释义] 博大高远的议论。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凙难与览者同也。”
[拼音] lùn yì fēng shēng
[释义]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 《宋史 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拼音] qiào lùn gěng yì
[释义] 指议论严正刚直。
[出处] 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拼音] zì bào gōng yì
[释义]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拼音] chǔ shì héng yì
[释义]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 谓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佞者既明目共视,难以挟私,贤者亦集思广议,以济其事。”
[拼音] dà gān wù yì
[释义] 干:冒犯;物议:众人的议论。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那是大干物议的。”
[拼音] kǒng zāo wù yì
[释义] 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出处] 《梁书·谢几卿传》:“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并肆诞纵,或乘露车历游郊野,既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
[拼音] kàng yán gāo yì
[释义] 抗颜:不看别人的颜色;高议:发表高明的议论。指态度严正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出处] 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抗颜高议,自以无前。”
[拼音] gǔ yán dàn yì
[释义]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拼音] chóng lùn gāo yì
[释义] 见“崇论闳议”。
[拼音] chóng lùn gāo yì
[释义] 见“崇论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