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àn jì xiàn cè
[释义] 主动为别人出谋划策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据说早在1958年,她就献计献策,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出一颗‘工商卫星’。”
[拼音] měi rén jì
[释义] 三十六计之一,用美人引诱人上当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这些美人计,如何有用!”
[拼音] yán tīng jì yòng
[释义] 同“言听计从”。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拼音] jì shàng xīn lái
[释义] 计谋涌上心头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拼音] jì jìn lì qióng
[释义] 穷: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出处] 《周书 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拼音] jì gōng shòu shǎng
[释义] 同“计功行赏”。受,授。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拼音] jì qióng lì jìn
[释义]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出处] 南朝 梁 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拼音] wǎng fèi xīn jì
[释义] 同“枉费心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
[拼音] jì wú suǒ shī
[释义] 计:计策;施:施展。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因为田承嗣所縻,曾因讨叛,飞矢中肩。左右与之拔箭,而镞留于骨……曹进痛楚,计无所施。”
[拼音] guǐ jì duō duān
[释义] 谓狡诈的计策很多,坏主意多。
[出处] 《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暗含着恶态,叠暴着环睛,明露着鬼计多端。”鬼,一本作“诡”。
[拼音] jì shēng lǜ yuǎn
[释义] 计:计谋。虑:考虑。计谋想得很深远。
[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首也。”
[拼音] jì rì kě dài
[释义] 指为期不远
[出处] 明 海瑞《治黎策》:“夫以万全之力,视此直狐兔耳。其束身系颈,计日可待也。”
[拼音] gōng yú xīn jì
[释义] 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出处] 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拼音] fǎn jiàn zhī jì
[释义] 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出处] 《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拼音] cóng cháng jì jiào
[释义] 犹言从长计议。
[出处] 《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拼音] rén jí jì shēng
[释义]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文武同盟》:“粉墙这等高峻,如何跳得过?自古道人急计生,不免攀住这杏花梢,跳将过去。”
[拼音] cháng jiǔ zhī jì
[释义] 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
[出处] 《战国策 赵策》:“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汉书 元帝纪》:“东垂被虐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长久之计。
[拼音] méi jì nài hé
[释义] 指无法可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他因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
[拼音] dà jì xiǎo yòng
[释义]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拼音] jì rì yǐ qī
[释义] 见“计日以俟”。
[出处] 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