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ū míng yào yù
[释义] 犹沽名钓誉。
[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二:“子张问闻与达一章,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闻是沽名要誉底。”
[拼音] gū yù mǎi zhí
[释义] 同“沽名卖直”。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拼音] gāo zì biāo yù
[释义] 见“高自标置”。
[出处] 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拼音] miù cǎi xū yù
[释义] 见“谬采虚声”。
[出处] 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自惟庸陋,靡所取裁,顾承过爱,谬采虚誉。”
[拼音] xū yù qī rén
[释义] 誉:声誉,名誉。用虚假的声誉欺骗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
[拼音] yù guò qí shí
[释义] 誉:声誉,声名。名声超过了其人的实际情况
[出处] 《晋书·王羲之传》:“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拼音] bì fuǐ jiù yù
[释义]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出处] 《墨子 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拼音] bù yú zhī yù
[释义] 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拼音] gān míng cǎi yù
[释义] 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拼音] xiāng qū zhī yù
[释义] 乡曲:乡里。同乡的称誉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拼音] miào líng chí yù
[释义] 妙龄:青少年时期;驰誉:驰名。年少时就名声远扬
[出处] 宋·苏轼《苏潜圣挽词》:“妙龄驰誉百夫雄,晚节忘怀大隐中。”
[拼音] fěi yù zài sú
[释义]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拼音] chí shēng zǒu yù
[释义] 名声传扬。
[出处]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拼音] diào yù gū míng
[释义] 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 《管子 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 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拼音] chí shēng zǒu yù
[释义] 指名声传扬。
[出处]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拼音] yù bù jué kǒu
[释义] 不住地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