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uō yú kōng yán
[释义]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释义]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处] 汉 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 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拼音] tuō zhū kōng yán
[释义]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 清·朱珪《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拼音] tào yán bù chén
[释义] 套言:客套话;陈:陈述。套话不多说了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拼音] tián yǔ huā yán
[释义]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美妙动听的话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勉拨房赀》:“你风流惹下凄凉运,把那甜语花言心口全然不应。”
[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释义]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 督抚 海忠介被纠》:“真所谓谭天微中,可以解纷矣。”
[拼音] yán bù èr jià
[释义] 见“言无二价”。
[出处]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拼音] wàng yán wàng yǔ
[释义] 妄:虚妄,不真实。指胡言乱语
[拼音] wēi yán gāo lùn
[释义]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拼音] yán bù gù xíng
[释义]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出处]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拼音] wù qù chén yán
[释义] 务:务必;陈言:陈旧的言辞。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出处] 清·朱彝尊《鱼计庄词》序:“休宁戴生锜,从余游,其为词,务去陈言。”
[拼音] wēi yán jīng yì
[释义]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拼音] wēi yán dà zhǐ
[释义] 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 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俨,悼孔泽之不完具。”
[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释义] 见“微言大义”。
[出处] 清·魏源《序》:“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拼音] yán yǔ dào duàn
[释义]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处]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拼音] yào yán miào dào
[释义]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 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拼音] chén yán lǎo tào
[释义]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出处]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拼音] è yán lì cí
[释义] 中伤辱骂的言辞。
[出处] 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拼音] è yán lì sè
[释义]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拼音] hóng yán chóng yì
[释义] 博大高远的议论。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凙难与览者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