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ù lèi ér cháng
[释义] 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意谓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
[出处] 语出《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
[拼音] zhuǎn hóu chù huì
[释义] 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拼音] qióng niǎo chù lóng
[释义] 穷:窘困。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
[出处]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拼音] chù chǔ jī lái
[释义] 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出处]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旧病;岂知宝玉触处机来,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
[拼音] chù mù xīng tàn
[释义] 看到某种情况而引起感叹。
[出处] 明·李贽《焚书·杂述·杂说》:“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
[拼音] jìn tuì chù zǔ
[释义]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谓进退两难。语出《易·大壮》:“羝羊触籓,不能退,不能遂。”孔颖达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羝,公羊。籓,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