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ì tīng xiá shì
[释义]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 《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拼音] gāo gù xiá shì
[释义] 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出处] 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拼音] fèng tàn hǔ shì
[释义]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出处]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拼音] miǎn shǐ zhǐ shǐ
[释义] 形容骄傲的神态。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拼音] miǎo chǔ jī shì
[释义]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出处] 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
[拼音] qīng shì ào wù
[释义] 轻:轻慢;世:世人;傲:傲慢;物:人,公众。对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里。
[出处] 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
[拼音] zì shì bù míng
[释义] 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拼音] fǎn tīng shōu shì
[释义] 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 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反听收视,养恬之义相应。”
[拼音] nù mù xiāng shì
[拼音] wéi lì shì shì
[释义]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量。后用来指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亦作“惟力是视”、“惟利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