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ōng guān quán jú
[释义] 通:全、遍。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拼音] bēi guān zhǔ yì
[释义] 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出处]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拼音] guān wàng bù qián
[释义]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出处] 《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拼音] zhǔ guān zhǔ yì
[释义] 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方法
[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拼音] chá yán guān sè
[释义] 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出处] 清 唐甄《潜书 食难》:“吾老矣,岂能复俯首于他人之宇下,察颜观色,以求无拂于人,吾不能也。”
[拼音] páng guān xiù shǒu
[释义]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出处] 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拼音] bǐ liàng qí guān
[释义] 观:看。指同等看待
[出处] 廖仲恺《中国的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因此我们的输出,必不能和输入比量齐观。”
[拼音] guān zhě rú yún
[释义]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拼音] guān wàng fēng sè
[释义] 观望:看风头。指犹豫不定,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7章:“由于黎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拼音] jīn gǔ qí guān
[释义]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出处]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拼音] guān wàng pái huái
[释义] 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决;徘徊:来回地走。形容犹豫不定,坐观事态发展
[出处] 李群《杀人篇》:“总之因循苟安之积习牢不可破,观望徘徊,不肯身先发难,所以然者畏杀而已。”
[拼音] bǐng rú guān huǒ
[释义]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拼音] bǐng ruò guān huǒ
[释义]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 梁启超《欧洲地埋大势论》:“人民之职业物产之制造,种种殊异之处,则如网在纲,炳若观火。”
[拼音] guān zhě rú shān
[释义]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拼音] zhū rǔ guān xì
[释义]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出处]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拼音] rén shēng guān
[释义] 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所持有的观点
[出处]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在他们面前装得很老练很大方,侃侃而谈,吹着他那套生意经和人生观。”
[拼音] máng mù lè guān
[释义] 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
[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拼音] guān zhě rú dǔ
[释义]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拼音] yǐ guān hòu xiào
[释义]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拼音] yǎng guān fǔ chá
[释义]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