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ū qū zhī jiàn
[释义] 区区:微小。狭隘的见识
[出处]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若腐儒区区之见,句束而字缚之,援引以附会古人,反失古人之真矣。”
[拼音] wèng tiān zhī jiàn
[释义] 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出处] 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拼音] kàn dé jiàn,mō dé zhuó
[释义] 指能看见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拼音] lì lì kě jiàn
[释义] 历历: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出处] 宋 洪迈《夷坚甲志 郑邻再生》:“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
[拼音] lǎn wén biàn jiàn
[释义]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出处]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纪策考》:“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拼音] shì sú zhī jiàn
[释义] 世人的庸俗见解
[拼音] shū shēng zhī jiàn
[释义] 指书呆子的见解
[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拼音] jiàn hǎo jiù shōu
[释义] 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
[出处] 余华《活着》:“赌场无赢家,我是见好就收,免得日后也落到你这种地步。”
[拼音] yī bān jiàn shí
[释义]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出处]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释义]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拼音] qíng xiàn hū cí
[释义]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出处] 《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拼音] pī yún jiàn rì
[释义]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见日,立地登天。”
[拼音] qíng jiàn hū cí
[释义] 见“情见乎辞”。
[出处] 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下》:“故国旧臣,俯仰上下,情见乎词矣。”
[拼音] jiàn jì yī máo
[释义] 骥:千里马。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出处] 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拼音] jiàn mào biàn sè
[释义]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那鸨儿是老积年,见貌辨色,见秦重恁般装束。”
[拼音] xiǎo zhōng jiàn dà
[释义] 指从小事中可以窥见到更大的问题或更深的道理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二卷:“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
[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zhuō
[释义] 见“相形见绌”。
[出处] 郭沫若《蒲剑集·“民族形式”商兑》:“皮簧剧在戏剧构成上也占着超越的地位,但把来和近代小说与近代话剧比较,由于内容的陈旧,是不免相形见拙的。”
[拼音] jiàn dé sī qí
[释义] 见“见贤思齐”。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拼音] qíng xiàn hū cí
[释义]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出处] 《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拼音] jiàn nì bù jiù
[释义] 犹言见死不救。
[出处]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薮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