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ng xiàn lì qū
[释义]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 《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拼音] rú jiàn fèi gān
[释义]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出处] 《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拼音] dòng jiàn qí jiān
[释义]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出处] 《元史·许衡传》:“李林甫妒贤嫉能,明皇洞见其奸而不能退。”
[拼音] ěr wén yǎn jiàn
[释义]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 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拼音] fèi gān rú jiàn
[释义] 肺肝:肺腑,比喻内心。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见,事实具在,欲盖弥彰。”
[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
[释义] 见“见怪不怪”。
[出处] 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拼音] jiàn jīng shí jīng
[释义]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8回:“龙氏方才见经识经,渐渐的收了法术。”
[拼音] jiàn jīng shí jīng
[释义] 同“见经识经”。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却被院中婆娘见精识精,看破了八九分。”
[拼音] jiàn qiào dà fāng
[释义] 见“见笑大方”。
[出处] 清·吴趼人《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见诮大方,而笔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资料也。”
[拼音] jīn zhēn jiàn xuè
[释义]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出处] 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拼音] jīng jiàn hài wén
[释义] 见“惊耳骇目”。
[出处]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拼音] kāi kǒu jiàn dǎn
[释义] 见“开口见心”。
[出处] 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拼音] mù zhī yǎn jiàn
[释义]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拼音] pù shū jiàn zhú
[释义] 谓睹物思人。
[出处] 清·浦起龙《序》:“网搜佣钞,敦复力最勤,未卒事病亡,每一展卷,不胜曝书见竹之感。”
[拼音] qíng jiàn yú sè
[释义]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于色。”
[拼音] shēn jiàn yuǎn lǜ
[释义] 看得深,想得远。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
[拼音] xiāng jiàn yǐ chéng
[释义] 以真心诚意相对待
[出处] 郭沫若《相见以诚》:“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
[拼音] dòng jiàn fèi fǔ
[释义] 洞见:透彻地看见;肺腑:内心。清清楚楚地看见内心世界。形容诚恳坦白
[出处]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愬复能待以厚礼,示以赤诚,言笑无间,洞见肺腑。”
[拼音] jiàn qì yǔ rén
[释义]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出处] 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
[拼音] jìng chén guǎn jiàn
[释义] 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出处]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俟数年后,朕能亲裁庶务,再行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