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ài rén wén jiàn
[释义] 见“骇人视听”。
[出处]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拼音] jiàn guàn bù jīng
[释义]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出处]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拼音] jí xiǎo jiàn dà
[释义] 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出处] 鲁迅《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chuán
[释义] 同“见风使舵”。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驶船,看眼色行事。”
[拼音] jiàn fēng zhuǎn péng
[释义] 同“见风使舵”。
[出处] 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还是见风转篷的自私。我有钱不给这等人!”
[拼音] jiàn shǐ zhī zhōng
[释义]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拼音] jiàn suǒ bù jiàn
[释义] 见“见所未见”。
[出处] 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释义]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拼音] jiàn yē fèi shí
[释义]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此皆见噎废食之说,究竟书可竟弃,仕可尽废乎?”
[拼音] kāi xīn jiàn cháng
[释义] 见“开心见诚”。
[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拼音] kāi yún jiàn tiān
[释义] 见“开云见日”。
[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众人一听,如同开云见天,兴奋得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
[拼音] kēng kēng zhī jiàn
[释义]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拼音] kuī jiàn yī bān
[释义] 指只了解一二
[出处]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
[释义] 指见到不平的事
[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拼音] lǚ jiàn dié chū
[释义] 叠:重叠。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9回:“偏中国是个章程国,形式上很觉严密,实际上绝少遵行,以致选举风潮,屡见叠出。”
[拼音] pí fū zhī jiàn
[释义] 见:见解,见识。指肤浅的见解
[出处] 宋·阮逸《序》:“或有执文昧理,以模范《论语》为病,此皮肤之见,非心解也。”
[拼音] pái shā jiàn jīn
[释义] 见“排沙简金”。
[出处] 清·项穆《书法雅言·资学·附评》:“观其纤浓诡厉之态,犹排沙见金耳。”
[拼音] qiān yī zhǒu jiàn
[释义]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出处] 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拼音] qíng jiàn hū yán
[释义] 同“情见乎辞”。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谓为信然”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
[拼音] qíng xiàn lì qū
[释义]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 《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