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ī hè huái yù
[释义]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拼音] pī hè huái zhū
[释义]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拼音] pī hè huái bǎo
[释义] 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拼音] hè yī bù wán
[释义]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拼音] pī hè cáng huī
[释义] 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出处]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沉山虀影,被褐藏辉。”
[拼音] hè yī shū shí
[释义]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史记·游侠列传》:“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