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6个与“”相关的成语:
  • 负屈

    [拼音] fù qū xián yuān
    [释义]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 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 黄雀

    [拼音] huáng què xián huán
    [释义]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出处]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 结草

    [拼音] 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 环结草

    [拼音] xián huán jié cǎo
    [释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 抱屈

    [拼音] bào qū xián yuān
    [释义] 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 尾相随

    [拼音] xián wěi xiāng suí
    [释义]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出处] 《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 面缚

    [拼音] miàn fù xián bì
    [释义]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 冤负屈

    [拼音] xián yuān fù qū
    [释义] 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 悲茹恨

    [拼音] xián bēi rú hèn
    [释义] 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 石填海

    [拼音] xián shí tián hǎi
    [释义]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燕子

    [拼音] yàn zǐ xián shí
    [释义] 喻育子之艰辛。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儿口气抬举他偌大,恰便似燕子衔食。”
  • 天宪

    [拼音] kǒu xián tiān xiàn
    [释义] 见“口含天宪”。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 沙填海

    [拼音] xián shā tián hǎi
    [释义] 犹言衔石填海。
    [出处] 明·何景明《送吕子迁右给事中》诗:“衔沙填海志,炼石补天情。”
  • 枯鱼

    [拼音] kū yú xián suǒ
    [释义] 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 胆栖冰

    [拼音] xián dǎn qī bīng
    [释义] 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 《晋书 刘元海载记》:“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 玉贾石

    [拼音] xián yù jiǎ shí
    [释义]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