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yán yī xíng
[释义] 每句话,每个行动。
[出处]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拼音] míng bù xū xíng
[释义]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拼音] yōng yán yōng xíng
[释义]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出处] 《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拼音] mào hé xíng lí
[释义] 见“貌合神离”。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拼音] xíng dòng zuò wò
[释义]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ì
[释义] 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
[出处] 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拼音] fēi qián bù xíng
[释义] 指官场黑暗,贪污成风,办事没有钱打通关节是行不通的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愔问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
[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释义] 事情非做不可。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拼音] xiū shēn jié xíng
[释义]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出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拼音] sì xíng wú jì
[释义] 肆:放肆。忌:顾忌。任意胡作非为,一点顾忌没有。
[出处] 《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与术士邹叔彝等私讲天文,妄谈休咎,宜置重典。”
[拼音] xíng bù gù yán
[释义]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拼音] kàn rén xíng shì
[释义]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出处] 老舍《离婚》:“大概他也看人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赶尽杀绝。”
[拼音] héng xíng tiān xià
[释义] 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出处] 《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拼音] huì lù bìng xíng
[释义]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
[出处] 《左传 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
[拼音] yā xíng é bù
[释义]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我觑不的你梢宽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鸭步鹅行。”
[拼音] xíng bù gǒu hé
[释义]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拼音] xíng zǒu rú fēi
[释义]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九卷:“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高视阔步,行走如飞。”
[拼音] hú xíng luàn wéi
[释义] 犹胡作非为。
[出处] 清·陈天华《警世钟》:“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
[拼音] xíng jūn dòng zhòng
[释义]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
[拼音] xíng jí rú fēi
[释义] 疾:急速。行进的速度非常快
[出处] 唐·无名氏《邺侯外传》:“于是龙輴行疾如飞,都人睹之,莫不感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