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释义]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拼音] jǐng wā zhī jiàn
[释义] 像井底青蛙的见解。比喻偏狭的见识。
[出处] 《弘明集 明佛论》:“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妾抑大猷。”
[拼音] guǎn kuī wā jiàn
[释义]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所见者小;蛙见:井蛙之见。比喻见识狭隘,看问题短视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只以管窥蛙见之识,谬语同心;虚表帜于词坛,以待将来作者。”
[拼音] jǐng dǐ míng wā
[释义] 犹井蛙。
[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
[拼音] kǎn jǐng zhī wā
[释义]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拼音] chén zào shēng wā
[释义] 见“沉灶产蛙”。
[出处] 晋·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滥,潢潦横流,沉灶生蛙,中庭运舟。”
[拼音] wā má shèng fù
[释义] 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出处] 宋 刘克庄《水龙吟 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拼音] wā míng chán zào
[释义]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出处]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拼音] jìn huì wén wā
[释义] 比喻愚昧寡闻。
[出处] 语出《晋书 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拼音] nù wā kě shì
[释义] 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通“轼”,车上伏手板。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
[拼音] zuò jǐng zhī wā
[释义] 见“坎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