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ūn yóu tóng qì
[释义] 香草和臭草收藏在同一个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薰:香草;莸:臭草。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拼音] lán xūn guì fù
[释义]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出处] 唐 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羽仪百代。”
[拼音] yī xūn yī yóu
[释义] 薰:香草。莸:臭草。香臭夹杂,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善易消而恶难除。有两个意思:(1)比喻善易消恶易存,或善不能止恶,恶能消善。(2)一香一臭,善恶分明。
[出处]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拼音] tóng chòu xūn tiān
[释义] 铜臭:铜钱的臭味。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拼音] lán zhì xūn xīn
[释义]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出处] 唐 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薰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拼音] xūn tiān hè dì
[释义] 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出处] 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拼音] zhāi yàn xūn xiāng
[释义] 形容文辞华美。
[出处] 唐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