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ú luò tiān yá
[释义]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出处]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拼音] luò dì shēng gēn
[释义]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出处]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拼音] zì gān luò hòu
[释义] 甘:情愿,乐意。指自己不求上进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国主义者的凶狠残恶,泯灭天良是一回事,但我们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进取,求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
[拼音] xià luò bù míng
[释义]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出处] 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拼音] bì kēng luò jǐng
[释义] 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出处] 《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拼音] pò luò hù
[释义] 无赖或指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
[拼音] luò cǎo wéi kòu
[释义] 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拼音] chén yú luò yàn
[释义]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拼音] liú luò jiāng hú
[释义]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拼音] xī xī luò luò
[释义] 稀疏冷落的样子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几个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着。”
[拼音] dà quán páng luò
[释义]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出处] 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拼音] luò jǐng xià shí
[释义] 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拼音] lěi luò guāng míng
[释义]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
[出处] 《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刚言鲠亮,有古大臣节概。”
[拼音] jīn huái lěi luò
[释义] 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出处] 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拼音] hǔ luò píng chuān
[释义]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拼音] hé luò hǎi gān
[释义] 比喻一点不剩。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们就弄了这些吃的,我乐得吃个河落海干睡觉。”
[拼音] luò yīng bīn fēn
[释义]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出处]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拼音] shǒu qǐ dāo luò
[释义] 手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拼音] qī shàng bā luò
[释义]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拼音] luò yè zhī qiū
[释义]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出处]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