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拼音] rú huò zhì bǎo
[释义]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出处]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拼音] yī wú suǒ huò
[释义] 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一无:全无)。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拼音] dà huò quán shèng
[释义]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拼音] rú huò shí tián
[释义] 石田:指有石头的田地,借指没用的东西。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大王如获石田。”
[拼音] rú huò zhì zhēn
[释义] 见“如获至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拼音] huò lǒng wāng shǔ
[释义] 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出处] 《后汉书 岑彭传》载:东汉初年,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蜀两地,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两地,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拼音] huò tù pēng gǒu
[释义] 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出处] 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拼音] tián fù zhī huò
[释义] 田父:农夫;获:得到。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拼音] tàn lí huò zhū
[释义] 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出处] 《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拼音] bù qín ér huò
[释义] 指不劳而获。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拼音] jì huò shì zú
[释义] 犹言如愿以偿。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苟欲中国珍货,计获事足,旋踵为害,非为畏威怀德。”
[拼音] zhāo zhǒng mù hù
[释义]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出处] 《汉书 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