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ú míng yīng xióng
[释义] 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出处]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拼音] jīn guó yīng xióng
[释义] 巾帼: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为妇女的代称。女性中的英雄。
[出处] 《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拼音] yīng zī sà shuǎng
[释义] 英姿:英俊的风姿;飒爽:豪迈;矫健;精神焕发。形容矫健威武;精神焕发的姿态。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拼音] hán yīng jǔ huá
[释义] 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有精华。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拼音] sà shuǎng yīng zī
[释义]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清 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将褒鄂画凌烟,飒爽英姿尚凛然。”
[拼音] qún yīng huì
[释义] 借指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集会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拼音] gài shì yīng xióng
[释义]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拼音]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释义]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出处] 冯铿《红的日记》:“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拼音] yīng yǒng shàn zhàn
[释义] 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还给他们讲了一个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拼音] xióng zī yīng fā
[释义] 姿容威武雄壮。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拼音] luò yīng bīn fēn
[释义]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出处]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拼音] yīng xióng hǎo hàn
[释义]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拼音] yīng xióng háo jié
[释义] 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拼音] yīng xióng qì duǎn
[释义]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拼音] yīng zī bó bó
[释义] 英俊而富有朝气的样子。
[出处] 刘白羽《火》:“这时,我看见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颊烧黑了,头发烧焦了,可是从他向上扬着的短短眉毛上,还显露出一种英姿勃勃的神气。”
[拼音] ér nǚ qíng cháng,yīng xióng qì duǎn
[释义] 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出处] 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拼音] luàn shì yīng xióng
[释义] 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拼音] bǎi huì hán yīng
[释义] 卉:草的总称;英:花。指各种鲜花同时盛开,万紫千红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拼音] yīng zī bó fā
[释义] 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出处] 赖少其《序》:“现在的画面上舍弃了两棵大黄桷树,把柏树从小改大,使其英姿勃发,昂首挺立。”
[拼音] yīng zī huàn fā
[释义]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出处]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