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íng xīn zhù kǔ
[释义] 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出处] 唐 李商隐《河内诗》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拼音] qiān xīn bǎi kǔ
[释义] 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拼音] fēn gān tóng kǔ
[释义] 见“分甘共苦”。
[出处] 《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拼音] gān kǔ yǔ gòng
[释义]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拼音] hán xīn rěn kǔ
[释义] 见“含辛茹苦”。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商家,连疑心也不当人子,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拼音] kǔ lè bù jūn
[释义] 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出处] 《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拼音] xián suān kǔ là
[释义] 指四种口味。比喻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出处] 清·张岱《老饕隽序》:“盖咸酸苦辣,着口即知。”
[拼音] tíng xīn zhù kǔ
[释义] 见“停辛伫苦”。
[出处]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结论》:“及读意大利建国史,而观其千回百折、停辛贮苦、吞酸茹险之状,自设身以当此境,度未有不索然气沮。”
[拼音] kǔ xīn jiāo lǜ
[释义] 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经过三番五次的苦心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
[拼音] kǔ sī è xiǎng
[释义] 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拼音] kǔ hǎi wú yá
[释义]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金·长筌子《百宝妆》词:“苦海无涯,生灭甚时彻。”
[拼音] láo xíng kǔ xīn
[释义] 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拼音] qiān nán wàn kǔ
[释义] 犹千辛万苦。
[出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因为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千难万苦的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拼音] gān pín kǔ jié
[释义] 甘:情愿,乐意;节:节操。甘心忍受贫穷,刻苦保持忠贞的节操
[出处] 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甘贫苦节,不愧神明。”
[拼音] kǔ zhēng è zhàn
[释义] 艰苦的征战
[出处] 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拼音] kǔ zhēng è zhàn
[释义] 艰苦的征战
[出处] 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一折:“我也曾苦争恶战数千番,但行处忘生舍死何曾慢。”
[拼音] kǔ yào lì bìng
[释义]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拼音] kǔ xīn jié lì
[释义] 竭:尽。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
[出处] 汉·贾谊《新书·权重》:“夫秦日夜深惟,苦心竭力,以除六国之忧。”
[拼音] kǔ bēng kǔ yè
[释义] 绷:拉紧;拽:用力拉。苦苦地东拉西扯,凑集钱财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向日那些旧朋友,还道是昔日的晃大舍,苦绷苦拽,或当借了银钱,或损折了器服,买了礼,都来与晃大舍接风。”
[拼音] láo xīn kǔ sī
[释义]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出处] 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