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ǔ shèng huā shén
[释义] 喻指风流女子。
[出处]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俺]本是个柳圣花神,又不犯寡辰孤运,将俺那爷娘恨,错配了婚姻,虚度青春尽。”
[拼音] liǔ yāo huā tài
[释义]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出处] 宋 柳永《法曲献仙音》词:“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拼音] liǔ yīng huā yàn
[释义] 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出处] 元 张可久《落梅风 闲居》曲:“青山隐居心自远,放浪他柳莺花燕。”
[拼音] niǎo tí huā yuàn
[释义] 形容悲伤怨恨。
[出处] 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拼音] tuán huā cù jǐn
[释义]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回:“当时围场三骑马,团花簇锦的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
[拼音] xiǔ mù shēng huā
[释义] 指由枯转荣,比喻事物得以新生。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假神》:“朽木生花,白骨生肌,都亏你再把鸿钧铸。”
[拼音] xuě fū huā mào
[释义] 皮肤洁白如雪,容貌美艳如花。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拼音] cuì zhú huáng huā
[释义] 指眼前境物。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拼音] chuān huā nà jǐn
[释义]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拼音] huā ní péng xīn
[释义] 指虚有其表。
[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拼音] huā zhī zhāo zhǎn
[释义]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 《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汀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拼音] zǒu huā liū bīng
[释义] 比喻吹牛,说大话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拼音] huā jiǎo māo
[拼音] luò huā méi rén
[拼音] fēng huā xuě yè
[释义]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拼音] bō luó shē huā
[释义] 即鸡冠花。
[拼音] fēn huā fú liǔ
[释义] 见“分花约柳”。
[拼音] fēn huā yuē liǔ
[释义]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拼音] nián dēng huā jiǎ
[释义] 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拼音] wǔ huā shā mǎ
[释义]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