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āng xīng wèi ài
[释义]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刚兴起还没有停止。现多用来形容事物正处于兴旺阶段或形容正在蓬勃发展。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拼音] qī qī ài ài
[释义]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拼音] zì yuàn zì yì
[释义]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拼音] tòng zì chuāng yì
[释义]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拼音] wèi ài fāng xīng
[释义] 方兴未艾。谓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出处] 清·陈炽《议院》:“英人创之于前,德国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拼音] ài fà shuāi róng
[释义]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出处] 唐 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拼音] fāng lái wèi ài
[释义] 谓(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出处] 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霈如霖雨,润泽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来而未艾也。”
[拼音] lán ài nán fēn
[释义]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拼音] fāng zī wèi ài
[释义] 见“方兴未艾”。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咳,权相所为,一无忌惮至此。主少国疑之祸,方滋未艾矣!”
[拼音] lí méi ài fā
[释义]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出处] 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