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ān wū fǔ huà
[释义] 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过着糜烂的生活。
[出处] 《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
[拼音] huà fǔ wéi qí
[释义] 见“化腐成奇”。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拼音] gū chú fǔ shǔ
[释义] 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宪传》:“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
[拼音] wù fǔ chóng shēng
[释义]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出处]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拼音] cuī kū lā fǔ
[释义] 见“摧枯折腐”。
[出处] 《三合会讨满清檄文》:“摧枯拉腐,破釜沉舟。”
[拼音] guàn xiǔ sù fǔ
[释义] 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腐烂。形容富有之极。
[出处] 《史记·平淮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拼音] tuī kū shé fǔ
[释义] 犹言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极易打垮。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今我至京师,陈上谷、渔阳兵马之众,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奔乌合之众,如推枯折腐耳。”
[拼音] chún fǔ chǐ luò
[释义]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拼音] fǔ cháng zhī yào
[释义] 腐:腐蚀。有害肠胃的药。指肥肉和醇酒
[出处] 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拼音] fǔ suǒ bēn mǎ
[释义] 腐:腐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
[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拼音] xiǔ tiáo fǔ suǒ
[释义] 朽腐的绳索。
[出处] 汉·焦赣《易林·节之豫》:“朽条腐索,不堪施用,安静候时,以待亲知。”
[拼音] chún bì shé fǔ
[释义] 犹唇焦舌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