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n néng bǔ zhuō
[释义]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拼音] ěr shú néng xiáng
[释义]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拼音] néng yán qiǎo biàn
[释义]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拼音] yòng xián rèn néng
[释义] 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
[拼音] dé bó néng xiǎn
[释义]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拼音] tuī xián ràng néng
[释义] 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出处] 《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拼音] lì chǐ néng yá
[释义]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拼音] yī wú suǒ néng
[释义] 一点没有能耐(能:能力;本领)。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又苏州叶某者,性迂拙,一无所能,其父死,既无产业,且有逋负。”
[拼音] yù bà bù néng
[释义]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拼音] 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释义] 技艺高超的工匠。
[出处] 宋 李恪非《洛阳园记》:“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
[拼音] nán néng kě guì
[释义] 难能:很难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难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这是很可贵的。
[出处] 宋 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拼音] néng zhě duō láo
[释义] 能干的人多干事;多受劳累。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拼音] néng shàng néng xià
[释义] 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一个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是真正的战士,能上能下,能与人民共患难,同安乐!”
[拼音] huì dào néng shuō
[释义]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拼音] wèi néng miǎn sú
[释义]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拼音] ruǎn ruò wú néng
[释义] 指衰弱无能为力
[出处]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3回:“你自己叫人家给打了,还在这里说,真是软弱无能之辈。”
[拼音] jīng míng néng gàn
[释义]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处] 《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拼音] néng wén shàn wǔ
[释义] 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拼音] xuǎn xián rèn néng
[释义]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出处]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拼音] néng shēn néng qū
[释义] 见“能屈能伸”。
[出处] 《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