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ōng zhōng wàn juàn
[释义] 谓读过大量的书。
[出处] 宋·辛弃疾《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词:“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lüè
[释义]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
[出处] 清·周亮工《黄母周宜人七轶序》:“江都天人之学,长沙治安之书,摩切已深,胸有成略,足以应当世之所求。”
[拼音] zhuī xiōng dùn zú
[释义]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拼音] chuí xiōng tà dì
[释义] 捶胸顿足。表示极度悲痛或悔恨。
[出处] 清·金人瑞《青溪行》:“蓦逢老妪犹相识,槌胸蹋地说青溪。”
[拼音] diǎn xiōng xǐ yǎn
[释义] 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出处] 明·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下:“《通释》云:‘字原有秦隶汉隶,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则自然易晓也。’张绅此言,可为点胸洗眼之语。”
[拼音] fǔ xiōng hū tiān
[释义] 抚胸:拍打胸口。拍打胸口大声叫天。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出处]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拼音] jiāng xiōng bǐ dù
[释义] 犹将心比心。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拼音] xiōng huái lěi luò
[释义] 心地光明正大
[拼音] jī xiōng guī bèi
[释义] 凸胸驼背。
[出处]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拼音] xiōng yǒu xuán jìng
[释义] 指能洞察一切,犹如明镜在胸。
[出处] 《收获》1981年第1期:“运行人员互相对视了一眼,由衷信服地点着头,这位局长胸有悬镜,明察秋毫。”
[拼音] dùn zú píng xiōng
[释义]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出处] 《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拼音]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释义] 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
[出处] 汉·王充《论衡·程材》:“博学览古今,计胸中之颖,出谥十万。”
[拼音] qì hāng xiōng pú
[释义] 夯:冲撞。形容非常气愤
[出处] 明·无名氏《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你是个朽木之材,在人前强作支吾,有甚么真实的肺腑,不由人气夯胸脯。”
[拼音] pū xiōng nà dì
[释义]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拼音] xiōng yǒu lín jiǎ
[释义] 比喻存心险恶。
[拼音] diē jiǎo chuī xiōng
[释义]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