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ì xià ér shàng
[释义] 从下到上
[出处]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拼音] xìn ér yǒu zhēng
[释义] 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拼音] yǐng tuō ér chū
[释义]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拼音] kǎi xuán ér guī
[释义] 打仗得胜后返回。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等把鬼子打走了,你们凯旋归来,我带领乡亲们到十里开外去迎接。”
[拼音] wàng fēng ér mí
[释义] 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
[出处] 《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唐·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是以乡里长幼,望风而靡;邦国贤豪,闻名而悦服。”
[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释义]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拼音] dà ér wú dàng
[释义]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拼音] dài shí ér dòng
[释义]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拼音] dàn ér wú wèi
[释义]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拼音] děng ér xià zhī
[释义]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拼音] sǐ ér wú huǐ
[释义]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拼音] sǐ ér wú yuàn
[释义] 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拼音] fēng yōng ér shàng
[释义]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拼音] fú ér bù shí
[释义] 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反过来‘嬉’字不作懒惰解释,要当作浮而不实的不敬来讲。”
[拼音] fàn ér bù jiào
[释义] 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拼音]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释义] 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拼音] gāo zhěn ér wò
[释义]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释义]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出处] 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拼音] mí ér bù fǎn
[释义]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拼音] mí ér bù fǎn
[释义]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