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n jìn liáng jué
[释义]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出处]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拼音] yín chī mǎo liáng
[释义]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拼音] liáng jìn yuán jué
[释义]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出处]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拼音] bīng jīng liáng zú
[释义]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拼音] jī cǎo tún liáng
[释义]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营,操军炼士,积草屯粮。”
[拼音]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
[释义]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 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拼音] yín zhī mǎo liáng
[释义]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释义] 储存粮食和草料。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拼音] liáng duō cǎo guǎng
[释义]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出处] 明 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拼音] zuò pín zhī liáng
[释义] 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