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9个与“竿”相关的成语:
  • 竿见影

    [拼音] lì gān jiàn yǐng
    [释义]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出处]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 竿而起

    [拼音]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日上三竿

    [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释义]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 竿头日进

    [拼音] gān tóu rì jìn
    [释义]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 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 红日三竿

    [拼音] hóng rì sān gān
    [释义] 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 百尺竿

    [拼音] bǎi chǐ gān tóu
    [释义]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 日出三竿

    [拼音] rì chū sān gān
    [释义]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 百丈竿

    [拼音] bǎi zhàng gān tóu
    [释义]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竿四起

    [拼音] jiē gān sì qǐ
    [释义]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出处] 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起矣。”
  • 更进一竿

    [拼音] gèng jìn yī gān
    [释义] 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竿头一步

    [拼音] gān tóu yī bù
    [释义] 比喻更进一步。
    [出处]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 日已三竿

    [拼音] rì yǐ sān gān
    [释义] 同“日上三竿”。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 逢场竿

    [拼音] féng chǎng gān mù
    [释义] 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语本《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出处] 语出《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 竿影草

    [拼音] tàn gān yǐng cǎo
    [释义]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出处]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 竿头直上

    [拼音] gān tóu zhí shàng
    [释义] 比喻进步很快。
  • 鲇鱼上竿

    [拼音] nián yú shàng gān
    [释义] 同“鲇鱼上竹竿”。
  • 鲇鱼上竹竿

    [拼音] nián yú shàng zhú gān
    [释义]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 鲇鱼缘竹竿

    [拼音] nián yú yuán zhú gān
    [释义] 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 竿掇梯

    [拼音] shàng gān duō tī
    [释义] 犹上树拔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