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7个与“”相关的成语:
  • 衣冠

    [拼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释义]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 兽不如

    [拼音] qín shòu bù rú
    [释义]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出处] 《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 奇兽

    [拼音] zhēn qín qí shòu
    [释义]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出处]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异兽

    [拼音] zhēn qín yì shòu
    [释义] 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出处] 《尚书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 走兽

    [拼音] fēi qín zǒu shòu
    [释义]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出处]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槛兽

    [拼音] lóng qín jiàn shòu
    [释义] 槛:关野兽的笼子。笼中鸟槛中兽。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 七纵七

    [拼音] qī zòng qī qín
    [释义] 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
    [出处]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