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ò guó wù mín
[释义]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出处]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拼音] lè huò xìng zāi
[释义]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出处]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拼音] huò fú xiāng shēng
[释义]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拼音] huò fú wú cháng
[释义] 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拼音] tiān zāi rén huò
[释义]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拼音] zhāo zāi lǎn huò
[释义] 招揽灾祸。
[出处] 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拼音] huò fā xiāo qiáng
[释义]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拼音] fú shàn huò yín
[释义]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出处] 《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拼音] rě huò zhāo zāi
[释义] 给自己引来麻烦。
[出处] 元 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拼音] méi jié zhī huò
[释义]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祸患。
[出处] 《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
[拼音] huò jí shi yú
[释义] 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
[拼音] rě zāi zhāo huò
[释义]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风波,都自己惹灾招祸。”
[拼音] huò pò méi jié
[释义] 犹言祸在旦夕。
[出处] 梁启超《罗兰夫人传》:“至是内外之形势益急,祸迫眉睫。”
[拼音] huò shēng bù cè
[释义] 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倘若迟延,祸生不测,悔之晚矣。”
[拼音] zì qǔ qí huò
[释义]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拼音] rě huò zhāo yāng
[释义]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 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数遍到此,曾谏李王,李王不听,只恐怕惹祸招殃。”
[拼音] è rěn huò yíng
[释义] 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出处] 《周书 武帝纪》:“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拼音] rě huò zhāo qiān
[释义]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 元 关汉卿《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拼音] è guàn huò yíng
[释义] 贯:钱串;祸:为害。指罪恶累累像钱串已满,末日来临
[出处] 唐 崔融《谏税关市疏》:“独有默啜,假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
[拼音] héng huò fēi zāi
[释义] 犹言横殃飞祸。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