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én qiāng shǒu
[释义] 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4回:“二来见萧王妃击死李守义,已呼他作神枪手女将军。”
[拼音] ān mǎ láo shén
[释义] 见“鞍马劳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拼音] àn rán shāng shén
[释义]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拼音] fēng shén chuò yuē
[释义] 绰约: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指女子体态柔美丰满。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回观看的,何止挨山塞海,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若并蒂芙蓉。”
[拼音] guǐ kū shén hào
[释义]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则听得鬼哭神号,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
[拼音] gè xiǎn shén tōng
[释义]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拼音] jìng ruò shén míng
[释义] 神明:神的泛称。像敬重神一样尊敬对方。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拼音] shén háo guǐ kū
[释义] 见“神号鬼哭”。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拼音] shén hún piāo dàng
[释义] 形容精神飘忽。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
[拼音] shén qīng qì lǎng
[释义] 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拼音] mán shén nòng guǐ
[释义] 欺骗摆弄别人,背着人在暗中捣鬼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又护着他了!你们瞒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拼音] miào suàn shén jī
[释义] 形容智谋无穷,善于洞察形势,计策得当。
[出处] 宋·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拼音] 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
[释义] 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拼音] shén wǎng xīn zuì
[释义] 欣喜若狂或神不自主的状态
[拼音] nòng guǐ nòng shén
[释义] 假装鬼神蒙骗或恐吓他人。也比喻暗中捣鬼作弊,玩弄花招。亦作“弄神弄鬼”。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他每日弄鬼弄神露出马脚赶出来。你怎么称起大哥来?”
[拼音] quán shén guān zhù
[释义] 一心注意。
[出处]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章:“白知时并不认得他,何况此刻他全神关注的,只是那两个被人众打得鼻塌嘴歪的凶手。”
[拼音] xià bǐ yǒu shén
[释义] 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笔如神”、“下笔如有神”。
[出处]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áo
[释义] 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魄已失。”
[拼音] rén yuàn shén nù
[释义] 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 《晋书 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殒,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拼音] rén shén gòng fèn
[释义] 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 《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