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ò gān mí wèi
[释义] 形容竭尽忠诚。
[出处] 《晋书·刘聪载记》:“游猎无度,机管不修。臣等窃所未解,臣等所以破肝糜胃忘寝与食者也。”
[拼音] xīn yǔn dǎn pò
[释义] 见“心殒胆落”。
[出处] 清·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用无事筹略纷纭,临变已张皇失措,一闻贼至,心殒胆破。”
[拼音] pò tóu làn é
[释义] 犹言头破血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爱奴》:“两争不决,操戈相向,两人破头烂额而赴公庭焉。”
[拼音] pò wǎ tuí yuán
[释义] 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出处] 宋·苏轼《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
[拼音] pò cháo yú luǎn
[释义] 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出处] 明 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
[拼音] pí pò ròu làn
[释义] 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拼音] pò yè shī chǎn
[释义] 破:毁坏。家业破败财产散失
[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中》:“今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分离,人怀思慕之心。”
[拼音] pò jǔ wéi yuán
[释义] 矩:画方形的工具;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拼音] pò guó wáng zōng
[释义] 国家毁灭,宗族消亡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用商鞅桑宏羊之术,破国亡宗者皆是也。”
[拼音] pò guā nián jì
[释义] 破:劈开。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指少女十六岁时
[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拼音] pò gū wéi yuán
[释义]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缚虎手》:“又用事皆破觚为圆,挫刚成柔,如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拼音] pái chóu pò tì
[释义] 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出处] 《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拼音] pò jǔ wéi yuán
[释义] 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拼音] pò nà shū gēng
[释义] 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士大夫癖性》:“嘉靖中,杨用修衣服起居穷极华洁;同时唐荆川破衲疏羹,垢敝不堪。”
[拼音] zhuā pò liǎn zǐ
[释义] 见“抓破脸皮”。
[出处]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拼音] pò ké ér chū
[释义] 带壳的动植物冲破其外壳而生长。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顽强
[拼音] dǎ pò mí guān
[释义]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拼音] fǔ pò miàn quē
[释义] 谓武器破损残缺。语本《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出处]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拼音] mái lún pò zhù
[释义] 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出处] 唐 元稹《裴注侍御史制》:“季代而还,埋轮破柱之徒,绝不复出,朕甚异焉。”
[拼音] pò jūn shā jiāng
[释义] 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