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óu pò liú xuè
[释义] 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
[出处] 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拼音] wáng guó pò jiā
[释义]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拼音] xiǎo ér pò zéi
[释义]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拼音] pò gū zhuó diāo
[释义]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以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出处]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
[拼音] pò nǎo kū xīn
[释义] 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
[拼音] pò tì chéng xiào
[释义] 见“破涕为笑”。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纵李兄言太刻毒,适足破涕成笑,何须芥蒂。”
[拼音] pò guó wáng jiā
[释义]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出处] 唐 汪遵《咏酒二首》诗:“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拼音] pò suì zhī lí
[释义]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出处] 朱自清《比兴》:“一类可以说是毛、郑的影响,不过破碎支离,变本加厉。”
[拼音] pò kǒu nù mà
[释义] 破口:恶语。满口恶语骂人
[出处] 《红日》第12章:“他竭力挣脱,挣脱不开,连连求饶,陶二嫂还是拳打脚踢,破口怒骂。”
[拼音] pò jìng chóng guī
[释义]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拼音] pòwūgēngzāoliányèyǔ,lòuchuányòuzāodǎtóufēng
[释义] 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拼音] pò gé rèn yòng
[释义] 格:规格,标准。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
[出处] 张恨水《八十一梦·第15梦》:“一日之间,我们这里有两个人破格任用,大可庆祝。”
[拼音] hún fēi dǎn pò
[释义] 同“魂飞魄散”。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4回:“田龙秋听说,惊得魂飞胆破,放马逃生。”
[拼音] zhuā pò miàn pí
[释义] 见“抓破脸皮”。
[出处] 老舍《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拼音] pò gū wéi yuán,zhuó diāo wéi pǔ
[释义]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 《梁书·良吏传》:“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拼音] pí pò ròu làn
[释义] 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拼音] pò yè shī chǎn
[释义] 破:毁坏。家业破败财产散失
[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中》:“今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分离,人怀思慕之心。”
[拼音] pò jǔ wéi yuán
[释义] 矩:画方形的工具;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拼音] pò guó wáng zōng
[释义] 国家毁灭,宗族消亡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用商鞅桑宏羊之术,破国亡宗者皆是也。”
[拼音] pò guā nián jì
[释义] 破:劈开。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指少女十六岁时
[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