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ué cháng xù duǎn
[释义]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拼音] fēi liú duǎn cháng
[释义] 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 唐 沉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拼音]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释义] 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拼音] jué cháng jì duǎn
[释义]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 《墨子 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绝长继短。”
[拼音]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
[释义] 犹争长竞短。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拼音] jiē rén zhī duǎn
[释义]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拼音] xīn cháng lì duǎn
[释义]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实在我们心长力短,对不起极了!”
[拼音] yǐ cháng gōng duǎn
[释义] 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拼音] hán fù duǎn shí
[释义] 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五:“今人寒腹短识,辄不自量造语,余耻之。”
[拼音] jìng duǎn zhēng cháng
[释义] 指与别人争优劣,比高下。
[出处]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竞短争长,无复此梦。”
[拼音] ér nǚ qíng cháng,yīng xióng qì duǎn
[释义] 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出处] 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拼音] duǎn dāo zhí rù
[释义]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出处]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
[拼音] yī cháng èr duǎn
[释义]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出处]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拼音] quē chī duǎn chuān
[释义]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拼音] kuī xīn duǎn xíng
[释义]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出处] 《琵琶记·伯谐夫妻分别》:“我无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拼音] gè yǒu suǒ duǎn
[释义] 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出处]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拼音] fú duǎn hè cháng
[释义]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
[出处] 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走。”
[拼音] yī cháng liǎng duǎn
[释义]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长两短,小尼岂肯独活。”
[拼音] yī cháng yī duǎn
[释义] 形容说话絮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拼音] duǎn tàn cháng xū
[释义] 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