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ǔ méi xīng yǎn
[释义] 形容女子细长的眉和明亮的眼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杏脸桃腮,酝酿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妆点就一段精神。”
[拼音] shǒu gāo yǎn dī
[释义] 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一卷:“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拼音] méi shāo yǎn jiǎo
[释义] 指面部的细微表情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若说是无情,如何两次三番许我会面,又留酒,又肯相陪?若说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见些光景?”
[拼音] bí qīng yǎn wū
[释义]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 古华《水酒湾纪事》:“若不趁早回头……肯定有跌大跤子、鼻青眼乌的时侯。”
[拼音] bí qīng yǎn zǐ
[释义]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 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拼音] bí zhǒng yǎn qīng
[释义]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 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拼音] ēn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qīng
[释义] 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出处]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拼音] fán fū ròu yǎn
[释义]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出处]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拼音] fēi yǎn chuán qíng
[释义] 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
[拼音] yǎn jiǎo méi shāo
[释义] 指面部的细微表情
[出处]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拼音] huó yǎn xiàn bào
[释义] 现世的报应。
[出处]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带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现报。”
[拼音] jiāo méi chóu yǎn
[释义] 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出处] 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拼音] kāi méi xiào yǎn
[释义] 见“开眉展眼”。
[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9回:“他觉没趣,站起来说声叨忧,开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拼音] xià yǎn xiāng kàn
[释义] 指瞧不起人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
[拼音] kāi méi zhǎn yǎn
[释义] 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拼音] lèng méi héng yǎn
[释义] 形容蛮横凶恶的样子
[出处] 梁斌《红旗谱》:“一个士兵走过来,楞眉横眼地说:‘滚开吧!’”
[拼音] yǎn nèi wú zhū
[释义]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拼音] méi tóu yǎn wěi
[释义] 指眉眼间的神色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1卷:“乡原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
[拼音] è yú yǎn lèi
[释义]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拼音] jiē gǔ yǎn
[释义] 比喻关键的环节或时机
[出处] 王朔《永失我爱》:“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意不满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