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àn qián yǎn kāi
[释义] 见到钱财就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拼音] ěr lóng yǎn xiā
[释义]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拼音] héng méi shù yǎn
[释义] 形容强横或凶恶的神情。
[出处]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拼音] ěr lóng yǎn huā
[释义]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拼音] lì méi dèng yǎn
[释义] 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拼音] gǒu yǎn kàn rén
[释义] 比喻眼光势力。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拼音] yǎn pí zǐ qiǎn
[释义] 见识浅,眼光短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5回:“除非是这贱人的父母兄弟,嘴儿馋,眼皮子浅,往常蟠桃大会又够不上到席的资格,或者想趁这机会,特来偷摸几枚尝尝异味。”
[拼音] lìng yǎn kàn dài
[释义] 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
[拼音] dī méi shùn yǎn
[释义]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出处]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
[释义] 着眼:观察。指从整体;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考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拼音] diū rén xiàn yǎn
[释义] 丢脸,出丑
[出处] 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
[拼音] yǒu yǎn wú zhū
[释义]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拼音] chóu méi suǒ yǎn
[释义]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拼音] zhuǎn yǎn zhī jiān
[释义] 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出处]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拼音] lìng yǎn xiāng dài
[释义]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拼音] jìn shōu yǎn dǐ
[释义] 全部看在眼里
[出处] 阿来《尘埃落定》第二章:“他们徒劳无功的努力都被我尽收眼底。”
[拼音] bié jù huì yǎn
[释义]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拼音] shàn méi shàn yǎn
[释义] 形容容貌善良。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善眉善眼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
[拼音] yǎn kōng sì hǎi
[释义]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出处]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
[拼音] chóu méi lèi yǎn
[释义] 皱着眉头,掉下眼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
[出处] 元 方伯成《端正好 忆别》套曲:“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恨见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