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ān xiāng sī
[释义] 相思:想念。单恋,男女间仅一方爱慕另一方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拼音] dǐng lì xiàng zhù
[释义]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5章:“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理应鼎力相助。”
[拼音] xiàng mào táng táng
[释义] 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拼音]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释义] 相:互相。互相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现在用来表示相反之事物间有着同一性。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拼音] hù xiāng biāo bǎng
[释义]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拼音] lěng yǎn xiāng dài
[释义]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
[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释义]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拼音]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释义]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也作“世代相传”。
[出处]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拼音] xiāng fǔ ér xíng
[释义] 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出处] 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拼音] gé bù xiāng rù
[释义] 犹言格格不入。
[出处]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释义] 相映:对照;趣:兴味。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出处] 朱自清《“子夜”》:“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
[拼音] shēng qì xiāng tóu
[释义]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拼音] xīn kǒu xiāng yīng
[释义]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出处] 唐·慧能《坛经·般若品》:“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拼音] háo bù xiāng gān
[释义]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拼音] xiàng jī ér dòng
[释义]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宜刚宜柔,相机而动。”
[拼音] bù xiāng wén wèn
[释义]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拼音] bá dāo xiāng xiàng
[释义] 指动武。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拼音] èr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释义]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出处]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拼音] fó yǎn xiāng kàn
[释义]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拼音]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释义]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