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áng zhě dé jìng
[释义]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拼音] máng wēng mén yào
[释义]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扪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
[出处]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拼音] míng xíng máng suǒ
[释义] 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出处]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拼音] huì máng pǐ sè
[释义]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出处] 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