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uó zhī yī mù
[释义]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拼音] mù duàn fēi hóng
[释义] 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拼音] mù dòng yán sì
[释义] 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拼音] mù jī dào cún
[释义] 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拼音] xīn cún mù xiǎng
[释义] 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出处]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拼音] fán xīn juàn mù
[释义] 烦:烦躁,烦恼;倦:厌倦。烦闷的心情,倦怠的眼睛
[出处]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穴。”
[拼音] jīng xīn duó mù
[释义] 指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出处] 清·秋瑾《发刊词》:“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拼音] jīng xīn xuàn mù
[释义]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出处] 《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拼音] kǒu fèi mù chì
[释义]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拼音] lìn ěr yōng mù
[释义] 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出处] 清 钱谦益《覆徐巨源书》:“流浪壮齿,记滥俗学,侵寻四十,赁耳佣目,乃稍知古学之由来。”
[拼音] mù liàng yì yíng
[释义] 以目测量,用心经营。形容精心勘测设计。
[出处] 《明史·宦官传·阮安》:“阮安有巧思,奉成祖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营,悉中规划,工部奉行而已。”
[拼音] mù tiāo xīn yuè
[释义] 眉眼传情,两心相悦。
[出处] 明·汪道昆《高唐梦》:“说甚么目挑心悦;便教他毛嫱、西子,总非同列。”
[拼音] mù ruò xuán zhū
[释义] 眼睛象一对悬挂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出处] 《汉书 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拼音] mù yǔ xīn jì
[释义] 语:谈话;计:计算。用眼睛示意,在心里盘算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目语心计,不宜唇齿。”
[拼音] mù pàn xīn sī
[释义] 盼:看。眼睛顾盼,心中思念。形容十分思念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拼音] méi liú mù luàn
[释义] 神色不宁的情状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空使我意沉吟,眉留目乱羞难道。”
[拼音] mù duàn lín hóng
[释义]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拼音] mù yǔ é shùn
[释义] 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形容处事精明狡猾。
[出处] 明·王志坚《表异录·邑里》:“目语额瞬,言市人精黠也。”
[拼音] mù yuān xīn wǎng
[释义] 犹言泪竭神伤。形容悲痛之甚。
[出处] 清·恽敬《祭张皋文文》:“四瀛茫茫,日月何遒,目眢心忳,已矣谁俦。”
[拼音] mù zhì shǒu yíng
[释义] 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出处] 严复《天演论·导言》:“先后间出,目治手营,穷探审论,知有生之物,始于同,终于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