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é nián huáng lì
[释义]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年的皇历,好一本子冷帐,闲着手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他了。”
[拼音] ér huáng dì
[释义] 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出处] 《新五代史 四夷附录第一》:“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拼音] cāng huáng chū táo
[释义] 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出处] 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拼音] zhèng dà táng huáng
[释义] 见“正大堂煌”。
[出处] 清·陈朗《雪月梅》第三十七回:“传旨不必誊正,即命内监将草稿取上御案观览,但见字字龙蛇,行行珠玉,铿锵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体。”
[拼音] qín huáng hàn wǔ
[释义] 秦始皇和汉武帝
[出处] 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此秦皇汉武之所行,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
[拼音] táng zāi huáng zāi
[释义] 犹堂而皇之。
[出处]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拼音]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释义]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出处]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拼音] táng huáng zhèng dà
[释义] 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
[拼音] róng mǎ cāng huáng
[释义] 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出处] 清·王仲瞿《谷城西楚霸王诗》:“衣冠狼藉悲王导,戎马仓皇用李纲。”
[拼音] é huáng nǚ yīng
[释义] 娥皇、女英:传说唐尧的两个女儿,均嫁给虞舜为妻。比喻姊妹同夫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拼音] zhāng huáng qí shì
[释义]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出处] 《宋史 张庄传》:“祖道及庄擅兴师旅,启衅邀功,妄言诸蛮效顺,纳款得地。当时柄臣揽为绥抚四夷之功。奏贺行赏,张皇其事。自昔欺君,无大于此。”
[拼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 同“惊惶失措”。
[拼音] fǔ fú huáng yóu
[释义] 犹言辅佐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