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àn mǎ jiē yīn
[释义] 喑:哑,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语。也比喻死气沉沉的局面
[出处] 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拼音] máo fà jiē shù
[释义]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回:“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杨忠觉得毛发皆竖,连忙起身,手掣宝剑。”
[拼音] mǎn pán jiē shū
[释义]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拼音] xīn dǎn jiē suì
[释义]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拼音] jǔ shì jiē zhī
[释义] 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拼音] tóu rèn jiē xū
[释义]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出处]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释义]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拼音] wàn shì jiē xiū
[释义] 万:概数,多;万事:一切事情;休:休停。指一切平安无事或事情结束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4回:“宋江兵若不来,万事皆休。若是那伙蛮子来时,小将自出去与他相敌。”
[拼音] wǔ yùn jiē kōng
[释义]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出处]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拼音] xū fà jiē bái
[释义] 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
[拼音] qián gōng jiē qì
[释义] 功:功绩。皆:全部。弃:丢掉。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亦作“前功尽弃”、“前功尽灭”。